返回

岁月的折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二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“走慢点,快放下吧歇会再走。”

    春花放下她挑的两只水桶,从地上捡了两个小石子向起哄的孩子们扔去,叫他们走开,孩子们还是兴奋地跟在后面起哄着看稀奇。

    白云看着脖子都挣起青筋的哥哥,也连忙劝他放下歇会。那水桶摇摇晃晃地水洒出来了。春花把扁担上的皮绳绕了一圈打个结,这样白云挑就不会把水桶拖到地上。

    白云挑起扁担试了试,直觉肩膀针扎似地生痛,她咬牙用两手撑着扁担,一点一点往前挪。哥哥轻轻揉了揉红肿的肩膀扶了她的扁担叫她放下来。白云本想再撑一会儿的,可肩膀却像是被一把细针猛扎一样疼,她忍住疼痛,不得不把扁担放下来。

    哥哥又挑起了那硬邦邦的扁担,白云心疼地跟在后面,看着哥哥摇摇晃晃地低头向前的样子,真希望自己能有力气像春花一样轻松地挑起扁担,不要让哥哥受罪。

    回家的路似乎比来时长了几倍,春花只好把扁担从两只桶的提手中穿过去,叫白云兄妹俩一前一后抬着。好在碰上个人帮他们把水挑回了家。

    后来,春花叫白云兄妹每人都在肩上垫一块手巾,春花帮她们找了一根长木棒子让她们兄妹俩一起抬两桶水回家。

    似乎所有的农活都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容易,白云一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只好竭尽全力地拼命去适应。

    “明天早上你们早点起来,准备好大栽把、背栏和绳子,我来叫你们去树林里扫树叶。”

    “扫树叶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背栏是什么?”

    白云兄妹两个差不多同时问道,他们已经知道栽把是指扫院子的带木柄的特大的扫把。

    “树叶扫回来可以烧火做饭、冬天还能煨炕,要天天去扫才能够一个冬天用的。背栏比背篼大很多,一个背栏里可以装五六背篼树叶,背篼太小了,出去一趟装不了多少。”

    春花又找村长,让村长打开白云家院里锁着的几间房,找了些要用的家当出来,没找到背栏她就去借了一个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开始天没亮,春花姐妹和白云兄妹就去树林里扫树叶。白云这才发现无论她们去多早,路上都有人已经扫了一堆一堆的树叶。

    “先多扫几个大圈围起来,再慢慢扫,别人就知道是你占的,就会去别处扫。”春花指着被人圈起来的树叶说。“这是别人已经占了的。”

    “树林虽然远些,但还能捡到些树枝、黑刺之类耐烧的硬柴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拿绳子做什么用?”白杨不解地问。

    “树叶装到半满时在背栏四周插上树枝黑刺之类的围起来,里面又可以多装好多树叶,再用绳子绑紧,这样就能装更多了。”

    白云以为她们扫几天树叶就行了,没想到要每天都去,才够一个冬用。

    春花终于教会了白云家擀面条、烧灶火,填厕所之类的家常活儿,她天天都到白云家,白云一家人都很喜欢她。

    白云爸爸被县里安排到了一所偏远的小学教书。她爸爸以前不是教书的,白云隐约觉得爸爸是得罪了领导才被报复的,但是爸妈不说,她们也不敢问。白云的妈妈每天和春花妈妈和春花一起出工,春花热心地做起了翻译。白云妈妈白天和大家一起出工,晚上给识字班教字,春花就在她旁边当起了翻译。

    “县中学新办了初级师范班,校长说我可以报,读两年毕业就能当老师。”

    九月一日开学报到的那天,白云和哥哥进了那里唯一的一所县中学读书,哥哥回来说他报了初师。白云进了初一。爸爸说当老师社会关系简单,好好教书就行了,工资也高。妈妈说这样就上不了大学了。小明说哥哥读完两年书就可以教书挣工资了,以后他也上初师,早点为家里挣钱。弟弟小明在读小学三年级,妹妹小英跟着妈妈天天去田间地头和别的孩子一起玩。妈妈每天晚上和识字班的老师一起教大家识字。小明的小学走路要半个多小时,正好是通往县城的大路。他还有好几个同村的同学一起回家。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忙烧火烧开水或干杂七杂八的细碎活儿。

    白云和哥哥每天要走大约五十分钟土路才能到学校。那不是主路,是一条通往另一个村庄的小路,仅够一辆马车通过,一路坑坑洼洼没几段平的。南庄的孩子们差不多都像春花一样,读完小学就不去那么远读书了,因此白云晚上放学的时候常常到了半路就没有了同伴,要一个人回南庄。哥哥虽然在同一个学校里,但他们课业很紧,放学比白云他们低年级的晚两节课。他们课外活动时还要上课或写作业,白云她们低年级的下午第三节下课就放学了。白云每天坐在哥哥教室外的地边写作业等着哥哥放学,路太远,行人又少,白云很怕一个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。


第十二章(4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